第603章,牲口下乡-《三国之我不是蚁贼》


    第(2/3)页

    所以他们每年带着牲口越冬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今年甚至有部落从大漠一路带着牲口迁徒到了徐州。一是牧民想要更加靠近南方他们觉得温暖,二就是南方是新占据的地盘,牲口的市场极其广大,越冬的牲口可以卖出价钱。

    这对大乾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情,兖州,徐州,司隶这些地方都是刚刚占据的地盘,可谓是百废待兴,不管是种田还是弄基建,有大牲口都是事半功倍的事情,所以这些地方也极其需要大牲口,而牧民带领这些牲口来到中原,就相当于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普通的百姓可以以一般的价格买到大牲口。

    而对牧民来说东郡本就要减少牲口的数量,能找到一个巨大的市场卖了这些牲口,他们就不用给这些牲口早过冬的草料。这不但省心省力,而且来到中原赚的也多。

    而对大乾朝廷来说,中原本就缺少劳动力恢复生产,多了上百万牲口就相当于多了几百万的青壮,对地方上的恢复可谓是极其有利的。

    这样的牲口下乡对三方都有利,所以徐伟也极其重视,而唯一的麻烦就是牧民迁徒的这一路上牲口需要的草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徐伟划定了12条路线,在这些路线上储备了大量的青储饲料方便牧民带着牲口南下!

    所以现在青储饲料行业极其兴旺,甚至大乾普通的百姓在自己家中挖掘地窖,而后在夏秋之季收割青草储存起来,等到冬季牧民进攻这里在贩卖给牧民,一年下来也可以赚上千钱,可以说是一笔额外收入!

    现在制糖厂外的甘蔗渣要是做出青储饲料的话最起码也值上亿钱,只可惜他们在海外,大乾的牲口根本不可能由过来,而要是用船来运输也极其不划算,毕竟粮食运输到这里价格都翻了2倍,他这些饲料体积比粮食还要大,真运输到徐州了,只怕比粮食的价格都要高,真这样还不如直接购买粮食给牲口吃。所有包信唯一的办法就是在夷洲这里建设养殖场和牧场来消耗这些甘蔗渣!

    田丰想了想道:“包校尉,这些都不是关键,我们这1万斤就差不多花费了半天时间,后面还有几亿斤的甘蔗,要不想办法扩大制糖厂的工人和大锅,只怕我们手中的甘蔗即便腐朽了,这糖还没有制做完!”

    而后田丰给包信计算道:“按照我们有六亿斤甘蔗来计算,每天要用掉600万斤甘蔗,才能在3个月内消耗光这些甘蔗。”

    而后田丰指着这个简易的制糖厂说道:“你觉得这里每年能用掉600万斤的甘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