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霸之父臧戒为县狱掾,因据守律法不听从太守凭欲私杀狱犯。太守大怒,令人收押戒诣府备罪。时年十八的臧霸获悉父亲被押囚,召集食客十数人前往费县西山将父亲救出,时押送役卒百余人,都因惧怕臧霸的健勇而窜逃。此后,臧霸与父亲逃亡东海。经此事迹,臧霸的孝烈勇名遍闻乡野。 黄巾起义时,臧霸从属陶谦,击破贼众,拜为骑都尉。后来臧霸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聚合军众,臧霸为统帅,屯于开阳一带,自成一方霸主。 [2] 火凤燎原里的臧霸 [3] 建安二年(197年),臧霸到莒县袭击琅邪国相萧建,攻陷莒县,得到萧建的辎重。吕布之前与萧建结交,得知此事后,亲自率步骑前往攻打莒城。吕布手下的高顺劝道:“将军亲自斩杀董卓,威震戎狄,只需安坐顾盼,远近各处便会畏服。实在不应该轻易出兵,如果交战失利,将军的威望就会损失不小。”吕布不听。臧霸担心吕布抄掠骚扰,就登城拒守,臧霸军射出药箭,击中吕布军的人马。吕布不能攻克,只得引军退回下邳。后来,臧霸与吕布和解。 另一说,臧霸攻克莒县后,答应送给吕布财币用来结交,但还没有送到,吕布就亲自前去索取。吕布的部将高顺劝阻吕布说:“将军威名远扬,远近畏惧,想要什么会要不到,何必自己去索取财物!万一不成,岂不损害威名吗!”吕布不听。吕布到莒县后,臧霸等不知吕布的来意,坚守城池,抵御吕布,吕布空手而归。 [50] 建安三年(198年),吕布击破刘备,臧霸等泰山诸将与吕布联合。曹操讨伐吕布时,臧霸等带兵往助吕布。吕布被擒后,臧霸隐身匿藏,然而曹操点名搜索,寻得臧霸,一见之下大悦,便使臧霸招降吴敦、尹礼、孙观、孙观之兄孙康等,往见曹操。曹操厚待臧霸等人,割青、徐二州委任于臧霸,又分琅邪、东海、北海设城阳、利城、昌虑三郡,以臧霸为琅邪相,吴敦为利城太守、尹礼为东莞太守、孙观为北海相、孙康为城阳太守。 当初曹操在兖州时,以徐翕、毛晖二人为将。兖州乱起,徐、毛二人皆叛。后来兖州之乱平定后,徐、毛亡命出逃投靠臧霸。 [6] 建安四年(199年),曹操命刘备起行往见臧霸,并命臧霸奉上二人首级。臧霸便向刘备说:“以前我之所以能自立一方,是因为我不会做这种事。我受曹公的存命之恩,不敢违其命令。不过有意于王霸之道的君主应该以义相告,不宜威迫,愿将军为我辞却这个命令。”刘备便以臧霸所言告诉曹操,曹操叹息地向臧霸道:“这是古人仁德之事,而你能够加以奉行,这也正是孤之所愿。”于是皆以徐、毛二人为郡守。 [6] 八月,曹操进军黎阳,令臧霸等人率军进入青州,攻破齐国、北海、东安。 [54] 官渡之战,曹操与袁绍相拒,而臧霸数以精兵投入青州,所以曹操不用顾念东方之事,能专心应付袁绍。 建安十年(205年),曹操破袁谭于南皮,臧霸等前往祝贺。臧霸便求遣子弟及诸将之父兄家属前往邺城,曹操道:“诸位忠心报国,但何必要如此来表现呢。昔日萧何派遣子弟入侍,而汉高祖没有拒绝,耿纯焚烧自己的房子、马车追随,而光武帝没有辜负他的好意,现在我又怎么好改变前人的做法呢!”当时东州扰攘不止,而臧霸等执正匡义,征暴伐虐,清定海岱,其功莫大,于是皆封列侯。臧霸因功拜为都亭侯,加威虏将军。 [8] 建安十一年(206年),臧霸与于禁讨昌豨于东海,昌豨降,为于禁引用法令所诛。 建安十二年(207年),与夏侯渊讨黄巾余贼徐和等,再算上前讨昌豨之功劳,迁为徐州刺史。沛国人武周时为下邳令,臧霸敬重武周,认为他与众不同,常亲自到其舍作客。后来武周部下从事总詷不遵守法令,武周得悉他的罪状,便将总詷收押拷问(而未徇私),臧霸因此更加善待武周。